清晨的阳光刚洒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塘渠村的安置小区门口,幸福食堂的烟囱就冒出了袅袅炊烟。这一天优益配,食堂里比往常更热闹——工作人员正围着刚宰好的羊肉忙碌,刀刃落下时带着新鲜的肉香,清水焯煮的咕嘟声里,藏着村里老人们盼了好些天的期待。
“这羊是咱村集体经济自己养的,肉质鲜嫩、干净卫生,吃着也放心!”食堂师傅一边给羊肉撒着调料,一边跟帮忙的村民念叨。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好还不增加负担优益配,塘渠村早早就盘算着用本地养殖资源降低成本,这次宰羊供餐,正是幸福食堂自给自足的实际成果。
“老陈,快尝尝这个,比家里炖的还入味!”张大妈给邻座的陈永吉老先生夹了一筷子羊肉。陈永吉慢慢嚼着,嘴角不自觉地翘起来:“我每天就盼着来食堂优益配,今天这羊肉,吃着心里都暖乎!现在党的政策好,‘十有’工程把福气送到了咱们心坎上,有幸福食堂管饭,咱们老年人的日子比蜜甜!”老人们一边吃,一边唠着家常:你说家里的孙子又到了开学的日子,我说昨天在村里散步见着路边的庄稼开始黄了,笑声混着碗筷碰撞的声响,成了食堂里最动听的声音。
展开剩余43%其实,塘渠村的幸福食堂不只是“吃饭的地儿”。食堂旁边的多功能室里,饭后的老人们各得其所,大妈们围坐在沙发上,聊着家长里短,大爷们摆开棋盘,楚河汉界间你来我往,偶尔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转头又笑着递上一杯热茶。食堂管理人员也总记挂着老人们的口味,要么打电话问问“最近想吃点啥”,要么上门走访时顺便记下“牙不好,多做点软和菜”——菜谱跟着老人们的需求变,服务也跟着心意走。
今年以来,刚察县严格落实州委组织部村(社区)“十有”工程提档升级工作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村级“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依托村集体经济每月为每村“幸福食堂”保障一只羊,持续推进“幸福食堂”提档升级。如今,塘渠村的幸福食堂成了哈尔盖镇“十有工程”里最鲜活的一笔。那飘着羊肉香的屋子,不仅让老人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更让“老有所乐”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接下来,哈尔盖镇还会把这样的温暖延续下去,让更多农牧民感受到日子里的甜,让乡村振兴的路上,每一份幸福都看得见、摸得着。
来源:中国网客户端优益配
发布于:北京市银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