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早上好!红盘策略
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最热闹的细分市场,当属大尺寸新能源SUV。腾势N9、领克900、问界M8、深蓝S09等车型都已经入局,直到现在,依然有银河M9、极氪9X等关键车型蓄势待发。
与此同时,车企们在其它类别中也在发力,理想的首款纯电SUV i6、方程豹的又一台大尺寸方盒子车型钛7、以及捷途的首款硬派SUV纵横G700等,日前都出现在了最新一批工信部新车目录中。
近期考虑买车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新车值不值得等吧。
吉利银河M9
2025年之前,整个吉利集团在大尺寸新能源SUV领域,几乎都没有存在感,而在今年,吉利旗下的领克、极氪和银河,都将推出自己的大尺寸SUV,成为这个领域的重要玩家。
4月份上市的领克900,5月份的零售量就达到了5593辆,一下就超过了同价位的理想L8(5312辆),和同级别的理想L9(5753辆)相比,差距也非常小。
至于刚刚亮相的吉利银河M9,外部尺寸和领克900非常接近,车宽、车高都完全相同,但是银河M9的轴距只有3030mm,相比领克900的3160mm短了一大截。所以在级别定位上,银河M9可能会被归为C级中大型、而非D级全尺寸。
即便如此,银河M9也比三排座布局的比亚迪唐L、理想L8都要大一圈,和一个月前上市的深蓝S09持平。考虑到吉利银河的品牌定位,银河M9的价格肯定会比领克900要低很多,极有可能会对标22.99到29.99万的深蓝S09。
而和采用增程动力的深蓝S09不同的是,采用PHEV插混系统的银河M9红盘策略,动力性能要更出色,高配版将搭载三电机系统,具备后轮转向和蟹行模式的功能。在机械性能、底盘规格上,银河M9明显是比深蓝S09更高的。
另外,和造型明显借鉴理想L系列的深蓝S09不同,吉利银河M9的外观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虽然价格可能会比较亲民,但气场、质感并不逊于一些30万元以上的大尺寸SUV,整体反而更贴近主流审美。
从图片能够看出,银河M9侧窗的面积非常大,预计二、三排都会有很不错的视野。不过考虑到银河M9的轴距只有3米出头,它内部的空间能不能看齐其它几款5米2级别的车型,也值得关注一下。
配置方面,目前已知空气悬架、车载冰箱、后排娱乐屏等都将配备,但是银河M9的娱乐屏尺寸比较常规,和理想L系列相近,没有像领克900那样配备一台超长的巨幅屏幕。
整体来讲,银河M9的品质感是足够的,接下来我们就静待这款车正式上市,看看价格上是否有惊喜。
理想i6
我们知道理想的产品重心一直都是增程车型,去年上市的纯电MPV MEGA,销量表现比较一般,直接导致理想的纯电战略被推迟。预计i8可能在7月上市,而i6今年也会上市,预计可能在9月。
首先尺寸定位方面,作为理想目前最小的纯电SUV,i6依然达到了C级中大型的级别,它的车身长度接近理想L6,但轴距比后者明显更长,达到了3米整,和理想L7比较接近。
整体来说,理想i6的尺寸介于L6和L7之间,比较特别的是,理想i6的车身高度明显更低,分1655和1670mm两个版本,和造型相对方正的L系列相比,i6的车身更显低矮、修长,同时也有明显的溜背设计,明显比L系列要更有运动感。
动力方面红盘策略,理想i6相比此前理想车型最大的变化,是推出了单电机后驱版本,而在此之前,理想官方曾多次宣扬过四驱系统的优势和必要性,如今理想i6“打破祖制”,也反映出理想在产品规划上的理念变化。
好消息是,理想i6后驱版的动力参数并不低,有着340马力的最大功率。超过了后驱版Model Y的299马力、和后驱版小米YU7的320马力。至于四驱版本,理想i6最大功率达到了544马力,相较理想L6的408马力高了一大截。
和L系列增程车型相比,理想i6的另一个变化,是会更加侧重运动和操控性,这也有助于它和Model Y、小米YU7等热门对手进行竞争。至于相对低矮的车身,对于理想i6内部的空间和舒适性有多大影像,就需要等之后的实际体验了。
方程豹钛7
目前方程豹品牌已经推出了3款车型,其中前几个月大幅官降的豹5,月销量上升到了5千辆左右;4月份上市的纯电紧凑方盒子SUV钛3,5月也已经突破5千辆。不过截至目前,方程豹还没有真正的爆款产品。
即将上市的钛7,和方程豹在售的几款车型都不相同。
首先是车身结构,豹5、豹8都是基于非承载式车身的硬派SUV,全系四驱都是基本配置,而钛7采用的则是承载式车身,虽然外观造型也非常硬朗,但它入门版甚至没有四驱,而是前驱结构。
动力方面,豹5、豹8采用的是比亚迪专为硬派插混SUV开发的DMO系统,特点就是发动机采用纵置布局。而钛7采用的则是和比亚迪品牌相同的DM-i(两驱)和DM-P(四驱)系统,发动机为常规的横置布局。
也就是说,虽然钛7的外观风格很像豹5、豹7,但它车体结构和动力总成,其实更接近于比亚迪的唐L。
尺寸方面,钛7算是标准的5米级中大型SUV,比豹5大了一个级别,轴距和豹8相同,但是车身短了一些,总体上也能算作一个级别。
方程豹推出钛7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对于那些没有深度越野需求、但喜欢硬派粗犷风格的消费者。采用承载式车身和DM-i/DM-P系统的钛7,操控性、舒适性,以及馈电状态的油耗表现,都会比硬派SUV更好。
与此同时,因为有两驱版本,方程豹钛7就有望尽量拉低价格门槛,有可能和小一级别的豹5持平。而在20-30万元价位里,基于承载式车身的中大型方盒子SUV还很稀缺,喜欢这类车型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下。
捷途纵横G700
谈及方盒子车型,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长城和比亚迪两个厂商,而在销量层面,捷途旗下的方盒子车型,表现并不逊于前两者。其最畅销的旅行者,去年一款车型的销量就超过了10万辆。
但和主打硬派越野车的坦克、方程豹不同的是,捷途虽然目前已经有旅行者、自由者、山海T1、山海T2等数款方盒子车型,但它们全都采用了承载式车身,并没有真正踏足硬派越野车的领域。
而在方程豹加码承载式车身的产品时,捷途却发布了自己首款真正的硬派方盒子SUV——纵横G700。
外部尺寸来看,纵横G700绝对是个大块头,车长逼近5米2,车宽超过2米,甚至车身高度也达到了1956mm,三围尺寸都盖过了方程豹目前最大的车型——豹8。不过在轴距方面,纵横G700比钛7、豹8都短了50mm。
当然,方盒子车型的外部尺寸,都受到保险杠、备胎、行李架等部件的影响,但不管怎么样,纵横G700绝对能算得上豹8的同级竞品。
目前纵横G700透露的配置信息有限,目前已知其为PHEV插混动力,搭载2.0T变速箱和2档DHT变速箱,底盘方面配有空气悬架和CDC可变阻尼减震,甚至还具备了后轮转向和蟹行模式的功能,硬件规格上已经完全不低于豹8。
目前捷途品牌的主销价位,全部都在20万元以内,只有旅行者的高配超过了20万元,而方程豹豹8起售价高达37.98万,纵横G700的定价肯定会比豹8更低,如果这款车价格门槛能做到30万元内、甚至更低,那么硬派越野车这个市场格局,也可能被彻底改变。
以上就是最新一批工信部申报目录中红盘策略,比较有看点的几款新车,这里有你感兴趣的吗?欢迎评论区聊聊~
银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